8月26日,沈阳市总工会召开新闻发布会,宣布自今年起将每年9月1日设立为“沈阳工匠日”,并推出一系列相关活动安排。今年将认定50名“沈阳工匠”和100名“沈阳青年工匠”,推出一系列标识和文化活动豪瑞优配,全面弘扬工匠精神、厚植工匠文化。
工匠认定:聚焦一线,倾斜新兴与非公领域
本次工匠认定工作突出政治标准和实绩导向豪瑞优配,聚焦沈阳市10大重点产业集群和21条重点产业链,向传统产业升级、新兴产业发展及专精特新企业倾斜,兼顾农业、服务业等多领域。人选均经过基层推荐、专家评审、公示审核等严格程序,最终经市委常委会及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审议通过。
值得注意的是,本次认定显著向非公企业、年轻工匠和新兴产业人才倾斜:“沈阳工匠”中非公企业人员占比42%,“沈阳青年工匠”中达58%;35岁以下青年工匠在“沈阳工匠”中占14%,“青年工匠”中35岁以下者占36%;新兴产业人才在两类工匠中分别占比58%和71%。
标识发布:匠心向党、大城匠心豪瑞优配
为强化品牌形象,沈阳市总工会同步推出了“沈阳工匠日”标识“匠心向党”和“沈阳工匠”标识“大城匠心”。前者以“9.1”为设计核心,寓意“久久为功、惟精惟一”,形似旗帜飘扬,象征工匠精神薪火相传;后者以“工”字为轮廓、“匠”字为核心,诠释工匠精神内涵,传递“劳动光荣、技能宝贵、创造伟大”的价值导向。
系列活动:思政课、竞赛、展览多维度致敬工匠
8月20日至9月30日期间,沈阳市将开展“工匠主题月”系列活动,包括15项主体活动和32项联动活动。重点活动包括:9月1日举办“沈阳工匠、沈阳青年工匠命名大会暨工人大思政课”;在第23届中国国际装备制造业博览会期间展出职工创新成果;组织《大国工匠》话剧展演、职工职业技能竞赛;开展劳模工匠“助企行”“助村行”技术帮扶活动;推出AI歌曲创作大赛、主题书法摄影展等文化项目。
政策礼遇:强化工匠荣誉感与获得感
沈阳市还将落实《关于落实劳动模范和工匠待遇的意见》,推出“沈阳工匠组合礼包”,涵盖技能人才礼遇优待措施,如疗休养、求学圆梦计划等,进一步体现对工匠群体的尊崇与关怀。
沈阳市总工会相关工作负责人表示,设立“沈阳工匠日”是沈阳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重要举措豪瑞优配,旨在搭建工匠建功舞台、传承工匠文化,使工匠精神内化为城市品格,为沈阳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注入强劲动力。(工人日报客户端记者 刘旭)
杨方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